《網絡主播行為規范》發布:這些紅線不能碰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6-23 12:56來源:中國網 6月23日北京電 6月2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網絡主播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兑幏丁贩Q,網絡主播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自覺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自覺抵制違反法律法規、有損網絡文明、有悖網絡道德、有害網絡和諧的行為。 《規范》指出,網絡主播應當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榮譽權,尊重個人隱私權、肖像權,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應當遵守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規范》說,網絡主播應當如實申報收入,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規范》要求,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下列行為:營銷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虛構或者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流量造假;夸張宣傳誤導消費者,通過虛假承諾誘騙消費者,使用絕對化用語,未經許可直播銷售專營、專賣物品等違反廣告相關法律法規的;通過“彈幕”、直播間名稱、公告、語音等傳播虛假、騷擾廣告;通過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宣傳“刷禮物抽獎”等手段,暗示、誘惑、鼓勵用戶大額“打賞”,引誘未成年用戶“打賞”或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展示或炒作大量奢侈品、珠寶、紙幣等資產,展示無節制奢靡生活,貶低低收入群體的炫富行為等。 《規范》強調,網絡主播不得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影響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影響他人正常生活、侵犯他人隱私等場所和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場所拍攝或播出。 《規范》對網絡主播進行了定義。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網絡表演、視聽節目服務的主播人員,包括在網絡平臺直播、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互動、以上傳音視頻節目形式發聲出鏡的人員,應當遵照本行為規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的虛擬主播及內容,參照本行為規范。 《規范》強調,網絡主播應當遵守網絡實名制注冊賬號的有關規定,配合平臺提供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進行實名注冊并規范使用賬號名稱。(伍策 一?。?/span>
附:網絡主播行為規范 網絡主播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肩負重要職責、發揮重要作用。為進一步加強網絡主播職業道德建設,規范從業行為,強化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共同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有序、和諧清朗的網絡空間,制定本行為規范。 第一條 通過互聯網提供網絡表演、視聽節目服務的主播人員,包括在網絡平臺直播、與用戶進行實時交流互動、以上傳音視頻節目形式發聲出鏡的人員,應當遵照本行為規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的虛擬主播及內容,參照本行為規范。 第二條 網絡主播應當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規范,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自覺接受行業主管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 第三條 網絡主播應當遵守網絡實名制注冊賬號的有關規定,配合平臺提供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進行實名注冊并規范使用賬號名稱。 第四條 網絡主播應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崇尚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修養個人品德。 第五條 網絡主播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播的網絡表演、視聽節目內容應當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善美,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要。 第六條 網絡主播應當堅持健康的格調品位,自覺擯棄低俗、庸俗、媚俗等低級趣味,自覺反對流量至上、畸形審美、“飯圈”亂象、拜金主義等不良現象,自覺抵制違反法律法規、有損網絡文明、有悖網絡道德、有害網絡和諧的行為。 第七條 網絡主播應當引導用戶文明互動、理性表達、合理消費,共建文明健康的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生態環境。 第八條 網絡主播應當保持良好聲屏形象,表演、服飾、妝容、語言、行為、肢體動作及畫面展示等要文明得體,符合大眾審美情趣和欣賞習慣。 第九條 網絡主播應當尊重公民和法人的名譽權、榮譽權,尊重個人隱私權、肖像權,尊重和保護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條 網絡主播應當遵守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自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第十一條 網絡主播應當如實申報收入,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第十二條 網絡主播應當按照規范寫法和標準含義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語言文化素養,自覺遏阻庸俗暴戾網絡語言傳播,共建健康文明的網絡語言環境。 第十三條 網絡主播應當自覺加強學習,掌握從事主播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 對于需要較高專業水平(如醫療衛生、財經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并向直播平臺進行執業資質報備,直播平臺應對主播進行資質審核及備案。 第十四條 網絡主播在提供網絡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出現下列行為: 1. 發布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內容; 2. 發布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的內容; 3. 發布削弱、歪曲、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開放的內容; 4. 發布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內容; 5. 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在非宗教場所開展宗教活動,宣揚宗教極端主義、邪教等內容; 6. 惡搞、詆毀、歪曲或者以不當方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7. 惡搞、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的事跡和精神; 8. 使用換臉等深度偽造技術對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烈士、黨史、歷史等進行偽造、篡改; 9. 損害人民軍隊、警察、法官等特定職業、群體的公眾形象; 10. 宣揚基于種族、國籍、地域、性別、職業、身心缺陷等理由的歧視; 11. 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血腥、恐怖、傳銷、詐騙,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暴露偵查手段,展示槍支、管制刀具; 12.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擾亂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13. 展現過度的驚悚恐怖、生理痛苦、精神歇斯底里,造成強烈感官、精神刺激并可致人身心不適的畫面、臺詞、音樂及音效等; 14. 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15. 未經授權使用他人擁有著作權的作品; 16. 對社會熱點和敏感問題進行炒作或者蓄意制造輿論“熱點”; 17. 炒作緋聞、丑聞、劣跡,傳播格調低下的內容,宣揚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 18. 服飾妝容、語言行為、直播間布景等展現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的內容; 19. 介紹或者展示自殺、自殘、暴力血腥、高危動作和其他易引發未成年人模仿的危險行為,表現吸煙、酗酒等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的內容; 20. 利用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角色進行非廣告類的商業宣傳、表演或作為噱頭獲取商業或不正當利益,指引錯誤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的內容; 21. 宣揚封建迷信文化習俗和思想、違反科學常識等內容; 22. 破壞生態環境,展示虐待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等內容; 23. 鋪張浪費糧食,展示假吃、催吐、暴飲暴食等,或其他易造成不良飲食消費、食物浪費示范的內容; 24. 引導用戶低俗互動,組織煽動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實施網絡暴力; 25. 營銷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商品,虛構或者篡改交易、關注度、瀏覽量、點贊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26. 夸張宣傳誤導消費者,通過虛假承諾誘騙消費者,使用絕對化用語,未經許可直播銷售專營、專賣物品等違反廣告相關法律法規的; 27. 通過“彈幕”、直播間名稱、公告、語音等傳播虛假、騷擾廣告; 28. 通過有組織炒作、雇傭水軍刷禮物、宣傳“刷禮物抽獎”等手段,暗示、誘惑、鼓勵用戶大額“打賞”,引誘未成年用戶“打賞”或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 29. 在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影響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影響他人正常生活、侵犯他人隱私等場所和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場所拍攝或播出; 30. 展示或炒作大量奢侈品、珠寶、紙幣等資產,展示無節制奢靡生活,貶低低收入群體的炫富行為; 31. 法律法規禁止的以及其他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 第十五條 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以及網絡主播的監督管理,切實壓緊壓實主管主辦責任和主體責任。發現網絡主播違規行為,及時責成相關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予以處理。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規范網絡主播情況及網絡主播規范從業情況,納入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許可管理、日常管理、安全檢查、節目上線管理考察范圍。 第十六條 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對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的執法巡查,依法查處提供違法違規內容的網絡表演和網絡視聽平臺,并督促平臺和經紀機構及時處置違法違規內容及相關網絡主播。 第十七條 網絡表演、網絡視聽平臺和經紀機構要嚴格履行法定職責義務,落實主體責任。根據本行為規范,加強對網絡主播的教育培訓、日常管理和規范引導。建立健全網絡主播入駐、培訓、日常管理、業務評分檔案和“紅黃牌”管理等內部制度規范。對向上向善、模范遵守行為規范的網絡主播進行正向激勵;對出現違規行為的網絡主播,要強化警示和約束;對問題性質嚴重、多次出現問題且屢教不改的網絡主播,應當封禁賬號,將相關網絡主播納入“黑名單”或“警示名單”,不允許以更換賬號或更換平臺等形式再度開播。對構成犯罪的網絡主播,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法失德藝人不得提供公開進行文藝表演、發聲出鏡機會,防止轉移陣地復出。網絡表演、網絡視聽經紀機構要加強對網絡主播的管理和約束,依法合規提供經紀服務,維護網絡主播合法權益。 第十八條 各有關行業協會要加強引導,根據本行為規范,建立健全網絡主播信用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行業規范和自律公約,探索建立平臺與主播約束關系機制,積極開展道德評議,強化培訓引導服務,維護良好網絡生態,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對違法違規、失德失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網絡主播要定期公布,引導各平臺聯合抵制、嚴肅懲戒。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ct.cn"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近年來,夜游經濟日益火爆,對旅游市場的刺激效果顯著: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預訂夜游產品的門票訂單占比已經達到四成;進入暑期后,7月夜游景區門票訂單量環比增長138%,出游人次環比增長165%。夜游需求的崛起,正在不斷激發旅游企業打造新產品的熱情。2021年7月,海昌海洋公園與攜程集團就曾聯合發布“海昌·夜時光”產品生態體系,旨在填補夜經濟領域高端旅游產品的空缺——而這也顯著拉動了海昌業績的復... 8月1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表示,重慶將大力發展品牌特色酒店,規范發展非標住宿業態,打造推出一批精品民宿。力爭到“十四五”末,重慶住宿從業單位達到2.5萬家,實現入境過夜游客人次及增幅、國內過夜游客人次及增幅雙提升。為進一步提升重慶住宿業服務質量,發揮住宿業在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推動住宿業規范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解決“游客返程”問題的“接力棒”交到了海南、西藏、新疆手上。連日來,海南、西藏、新疆等省份突發疫情引發關注。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省份均為旅游大省,在新一波疫情發生后,游客如何返程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根據國家衛健委8月11日早上披露的數據,8月10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14例(海南559例,西藏2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379例(海南805例,新疆380例,西藏66例)。政知君注意到,上... 露營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休閑旅游方式之一。露營是成年人的過家家嗎?露營是一次說走就走的微度假嗎?似乎很難用簡單的一兩句話定義露營,但毫無疑問,露營已成為時下最流行的休閑旅游方式之一,越來越多的戶外休閑愛好者選擇和家人朋友一起露營、放松身心。露營走紅離不開社交媒體的助推在共生營地主理人孫偉甲看來,露營并非剛興起,之前只是比較小眾。說起今年露營格外火爆的原因,孫偉甲表示,近一兩年,受疫情影響,人們... 國際旅游業已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近一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8月最新數據顯示,國際航空客運量強勢復蘇,較2021年6月猛增230%;客運總量增加了約76%,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6月的71%。數字表明,國際旅游業有望翻開新冠疫情后新篇章,多國國際旅游收入正在增加。不過,盡管歐美游客數量已幾乎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但亞洲游客仍缺席。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表示,2022年前5個月,國際旅游業表現強勁... |
|